(资料图)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1日讯 麦收时节,德州市宁津县在做好小麦抢收的同时,大力推广秸秆回收再利用,把回收的秸秆用于发电、畜牧养殖等领域,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
在宁津县时集镇后仓村,收割后的麦田里,搂草机和秸秆打捆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金黄色的秸秆被打捆成直径1.25米、高1.25米,重达200公斤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整齐地排列在地里等待装车清运。
宁津县时集镇后仓村村民王金利说到,“用拖拉机把秸秆收起来,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种植户还能增加收入。”
据了解,这些麦秸将以每吨700元左右的价格送往养殖场。今年,宁津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模式”,推进秸秆回收利用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既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宁津县时集镇益仓合作社理事长王玉池谈到,“我们托管了5000亩土地,今年将小麦秸秆进行离田作业,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将秸秆饲料化处理,在增加合作社土地效益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据了解,今年宁津县小麦播种面积71.569万亩,用机械化方式实现小麦秸秆打捆回收的麦田将达7.8万亩,可回收利用小麦秸秆达2.34万吨,真正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宁津县农机中心主任张海岩告诉记者,宁津县农机中心与时集镇政府合作,示范推广小麦秸秆离田收获作业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水平,推动小麦秸秆饲料化,让合作社有效益,农户得实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形成集秸秆收获、储存、加工、运销一条龙服务。”他说。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摄影 戚冰冰 德州台 周慧慧 宁津融媒 杨建超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