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万事从来贵有恒。近日,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浙江20年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一文。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思考这本鲜活的实践教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务实、坚实、笃实上下功夫,促进各项工作在“千万工程”的指导下走向“千家万户”。
调查研究要务实,听群众呼声走进千家万户。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千万工程”正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决策。只有用好了调查研究,党员干部才能走出“信息茧房”,听到“百姓声音”,解决“急难愁盼”。当前,全党正在大兴调查研究,读懂学通“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能更好的指导党员干部发扬务实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一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说实话、想实招、办实事、促实效。
党建引领要坚实,将党的组织扎进千家万户。“千万工程”20年来接续奋斗的成功与浙江省坚持党政领导主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才能充分团结居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千万工程”中汲取智慧,推动党建引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让党的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真正实现支部建在网格、党旗飘在楼栋、党徽闪在邻里,将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落脚到社会最底部,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最末梢。
民为主体要笃实,把幸福生活带进千家万户。“千万工程”的成功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的情怀。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当前,湖北省正在开展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党员干部必须紧密结合“千万工程”与共同缔造的理念方法,坚持民为主体,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让群众成为“共同缔造”的实践主体和动力支撑,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知之虽艰,行之惟难。“千万工程”是党员干部学习的宝典源泉,但只有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自身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实际举措,身入心入走向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发挥“千万工程”这把“金钥匙”的作用,才能学懂文意、找准本意、群众满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鄢圣金(武汉市武昌区)
责编:王舒娴
